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掃碼并回復咨詢工程師進群
當前位置: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咨詢工程師 > 備考資料 > 復習資料 > 正文

咨詢工程師考試《咨詢方法與實務》重點內容(五十三)

2010-08-10 10:28  來源:  字體:  打印

  PERT網(wǎng)絡和CPM網(wǎng)絡的建立過程基本一致。首先將整個項目分解為具體工作;爾后對各工作作時間估計并確定邏輯順序關系;在此基礎上用單代號標記法或雙代號標記法繪制網(wǎng)絡。兩種方法的主要區(qū)別是對估計工作時間的要求不一樣。計劃評審技術中每道工作有3種時間估計:

  1.建立模型首先,計算完成每道工作的最可能時間、樂觀時間和悲觀時間,并將3種時間估計列表,其中,最可能時間就是CPM網(wǎng)絡所用的工作時間。

  然后,運用公式計算期望時間:

  最后以各工作的期望時間,建立項目的PERT網(wǎng)絡。

  2.確定方差在PERT系統(tǒng)中,方差的概念是指信任度和變化度。方差的計算公式為:

  3.預測項目工期在繪制PERT網(wǎng)絡時,把期望時間作為固定的數(shù)值來使用。關鍵路線上各工作期望時間之和即為項目的期望工期。

  這種方法是以時間為橫軸,以完成累計工作量(該工作量的具體表示內容可以是實物工程量的大小、工時消耗或費用支出額,也可以用相應的百分比來表示)為縱軸,按計劃時間累計完成任務量的曲線作為預定的進度計劃。從整個項目的實施進度看,由于項目的初期和后期速度比較慢,因而進度曲線大體呈S形。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通過計劃的S曲線與實際進展情況的比較可獲得如下信息。

  1.實際工程進展速度。如果按工程實際進展描出的點落在原計劃的S曲線左側,則表示此刻實際進度比計劃進度超前了;反之,如果按工程實際進展描出的點落在原計劃的S曲線右側,則表示此刻實際進度比計劃進度拖后了。

  2.進度超前或拖后的時間。

  3.工程量完成的情況。

  4.后期工程進度預測。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整理

為您推薦

閱讀排行

更多
招生方案

免費視頻

更多

免費題庫

更多

免費資料下載排行

更多
網(wǎng)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