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造價工程師《計控》資料:工器具購置費用
第二節(jié) 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用的構成
1 設備購置費的構成及計算
設備購置費是指為建設項目購置或自制的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各種國產或進口設備、工具、器具的購置費用。
設備購置費=設備原價+設備運雜費
1.1 國產設備原價的構成及計算
國產設備原價一般指的是設備制造廠的交貨價,或訂貨合同價。
按成本計算估價法,非標準設備的原價由以下各項組成:(具費包加利稅加設計)
單臺非標準設備原價={[(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1+專用工具費率)×(1+廢品損失費率)+外購配套件費]×(1+包裝費率)—外購配套件費} ×(1+利潤率)+銷項稅金+非標準設備設計費+外購配套件費
1.2 進口設備原價的構成及計算
進口設備的原價是指進口設備的抵岸價,即抵達買方邊境港口或邊境車站,且交完關稅等稅費后形成的價格。
1.2.1 進口設備的交貨類別:分為內陸交貨類、目的地交貨類、裝運港交貨類。
內陸交貨類。即賣方在出口國內陸的某個地點交貨。
目的地交貨類。即賣方在進口國的港口或內地交貨,有目的港船上交貨價、目的港船邊交貨價(FoS)和目的港碼頭交貨價(關稅已付)及完稅后交貨價(進口國的指定地點)等幾種交貨價。
裝運港交貨類。即賣方在出口國裝運港交貨;主要有裝運港船上交貨價(FoB),習慣稱離岸價格,運費在內價(C&F)和運費、保險費在內價(CIF),習慣稱到岸價格。
1.2.2 進口設備抵岸價的構成及計算
進口設備采用最多的是裝運港船上交貨價(FOB):
進口設備抵岸價=貨價+運輸部門運費+銀行財務費+保險公司保險費+外貿手續(xù)費+關稅+增值稅+消費稅+海關監(jiān)管手續(xù)費+車輛購置附加費
1.2.3 FOB=離岸價
C&F=FOB+運費
CIF=FOB+運費+保費
抵岸價:交納完各項稅費的價格
1.2.4 保險費、消費稅為價內稅;
1.2.5 四部門費
銀行財務費OR運輸部門運費=FOB×費率
保險費 =(FOB+運費)×費率
外貿手續(xù)費=(FOB+運費+保險費)×費率
1.2.6 三稅,以CIF為基數層層累進
關稅=CIF×費率
消費稅= (CIF+關稅)/(1-稅率)×稅率
增值稅= (CIF+關稅+消費稅)×費率
1.2.7 車輛購置附加費:進口車輛需繳進口車輛購置附加費。
進口車輛購置附加費=(到岸價+關稅+消費稅+增值稅)×進口車輛購置附加費率
1.3 設備運雜費的構成及計算
設備運雜費=設備原價×設備運雜費率
2 工具、器具及生產家具購置費的構成及計算:
工具、器具及生產家具購置費=設備購置費×定額費率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