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專業(yè)資格考試

當前位置: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質量專業(yè)資格 > 復習指導 > 正文

2011中級質量專業(yè)考試綜合知識教材輔導16

2011-04-25 11:09 來源: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劣質成本

  1.熟悉劣質成本的概念及組成

  2.了解劣質成本分析的步驟

  現(xiàn)代質量管理的焦點是在實現(xiàn)顧客滿意目標的同時,取得最佳的財務貢獻,使劣質成本降到最低限度。在實際管理中,諸多的質量成本項目中,只有顯而易見的項目才被考慮。正如冰山浮出水面的只是其中一角。如浪費、報廢、返工/返修、測試和檢驗成本(分析不合格原因)、顧客投訴、退貨等。其總額約占總成本的5%~10%,占銷售額4%~5%.而冰山下面的則是其中的大部分,約占營運成本的15 %,包括:加班過多、上門服務支出過多、文件延遲、對現(xiàn)狀缺少跟蹤、報價或結賬錯誤、未正確完成銷售定單、不必要的快遞、人員流動過于頻繁、顧客賠償備用金(保險)等等。而這些成本大多并未直接計人損益表或資產(chǎn)負債表。這些真正“隱藏”的成本在圖1.4-4中系水平面以下部分。

  隨著對劣質成本的認識的不斷提高,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

  質量相關的成本較財務報表所透露的數(shù)字高(約占銷售額的20%到40%);質量成本不僅發(fā)生在實現(xiàn)過程,同樣發(fā)生在支持過程;不僅產(chǎn)品制造或服務提供部門有,同樣其他輔助部門也有;這些成本大多是可以避免的,但在一般企業(yè)里卻沒有人負責消滅它們。

  1.劣質成本組成

  劣質成本是指不增值的質量成本。

  劣質成本組成:非符合性成本

  符合性成本中不增值的部分

  應把劣質成本當作解決問題分析目標。若方法得當,不僅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找到問題的原因所在,即消除或降低成本的背后因素。組織應該找出問題的真正原因才能對癥下藥,或至少必須營造一種環(huán)境,讓員工愿意認真提出問題。例如,假定原料浪費比率偏高的原因是操作員工訓練不足、生產(chǎn)設備老化,或檢驗設備不良,那么意味“責備”工人或班組長是沒有用的。

  總之,劣質成本的觀念將有助于我們挑選或者界定如六西格瑪?shù)雀倪M項目。因為理想的改進項目必須是:在成本節(jié)省方面有潛力;目標十分重要;顧客最關心的問題;牽涉到關鍵過程輸出變量(KPOV)的有關問題等等。

  如果能夠根據(jù)劣質成本項目,依其金額的大小,可以制作排列圖,然后制訂改進的優(yōu)先順序,這是十分有效的,當然要花費很大的功夫。團隊在初期時不妨選定其中一個目標項目,例如現(xiàn)場的返工等,然后針對此項目收集資料,估算劣質成本的實際金額大小。

  2.劣質成本分析步驟

  六西格瑪管理的觀點認為,質量差錯率越小質量水平越高,其預防成本曲線會下移。隨著質量水乎的提高,由3西格瑪→6西格瑪水平,損失成本下降,預防和鑒定成本也在下降(曲線下移)。造成總質量成本降低的最好方法是降低劣質成本。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整理

班次推薦

4大班次+考前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經(jīng)典班次組合 專家在線答疑!

特色通關班: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
特色無憂班:報名或考試當期不過,第二年免費學

4大班次+考前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智能交互課件 階段測試點評!

精品通關班: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
精品無憂班:報名或考試當期不過,第二年免費學

考前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名師定期直播 一對一跟蹤教學

實驗通關班: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
實驗無憂班:報名或考試當期不過,第二年免費學

考前模擬題+3套預測題+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大數(shù)據(jù)分析小灶教學 私人定制服務!

定制通關班: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
定制無憂班:報名或考試當期不過,第二年免費學

以知識點為單元 十分鐘一堂課

智能交互課件 階段測試點評

報同科目輔導 享7折優(yōu)惠!

最新資訊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