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2 15:34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一、面、尺寸的調整
設計人員根據教科書建議的梁、柱截面尺寸的取值范圍,結合自己的經驗先對所有構件的大小初步確定一個尺寸。此時須注意盡可能使柱的線剛度與梁的線剛度的比值大于1.這是為了實現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讓梁端形成塑性鉸時,柱端仍可處于非彈性工作狀態(tài)而沒有屈服,但節(jié)點還處于彈性工作階段的目的。即“強柱弱梁強節(jié)點”。將初步確定的尺寸輸入計算機進行試算,一般可得到下述三種結果:1)部分梁柱僅為構造配筋。此時可根據電算顯示的梁的裂縫寬度和柱的軸壓比大小,適當減小梁、柱的截面尺寸再試算。2)部分梁顯示超筋或裂縫寬度>0.3mm,部分柱的軸壓比超限或配筋過大(試算時可控制柱的配筋率不大于3%)。此時可適當放大這部分梁、柱的截面尺寸再試算。3)梁、柱的截面尺寸均合適,勿需調整,此時要進一步觀察梁、柱的配筋率是否合適。
二、梁、柱的適宜配筋率
原則:掌握配筋率“適中”為宜。這個“適中”指在規(guī)范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取中間段,其值約相當于定額含鋼量。規(guī)范規(guī)定框架梁的縱向受拉鋼筋最小配筋率為0.2%,最大配筋率為2.5%;框架柱的縱向鋼筋配筋率區(qū)間為0.6%~5%。
建議:對于框架梁,其縱向受拉鋼筋的配筋率取0.4%-1.5%較適宜。對于框架柱,其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筋率取1%~3%較適宜。梁、柱配筋率的上限在試算在試算階段宜留有一定余地,因為下一部梁、柱配筋的調整還需要一定空間。
三、框架梁配筋的調整
框架梁顯示的配筋是梁按強度計算的配筋量,調整的目的是解決梁的裂縫寬度超限和“強剪弱彎”的問題。
。ㄒ唬┛p寬度超限問題
在配筋率一定時,選用小直徑的鋼筋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握裹面積、減少梁的裂縫寬度。增大配筋率是減小梁裂縫寬度的直接方法。提高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亦可減小梁的裂縫寬度,但影響較小。設計人如不注意框架梁的裂縫寬度是否超限即出施工圖,這樣的圖紙存在有不符合規(guī)范的缺陷。仔細檢查梁的裂縫寬度,如果改用小直徑的鋼筋后梁的裂縫寬度仍然超限,就要增加梁的配筋或加大梁的截面尺寸,調整至滿足規(guī)范要求。
(二)強剪弱彎問題
框架結構設計中,應力求做到在地震作用下框架梁的梁端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應高于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即“強剪弱彎”。
建議:具體在調整梁的配筋時,可做以下幾項調整:
1)梁端負彎矩鋼筋可不放大(系數采用1);
2)梁的跨中受拉鋼筋可放大1.1-1.3倍;
3)梁端箍筋的直徑可增加2mm;
4)按構造要求對于跨度大于6m的框架梁設彎起鋼筋。
四、框架柱配筋的調整
框架柱的配筋率一般都很低,電算結果往往是構造配筋即可。按柱的構造配筋率0.8%配筋,只相當于定額指標的1/2~1/3,有經驗的設計人是不會采用的。因為受地震作用的框架柱,尤其是角柱和大開間、大進深的邊柱,一般均處于雙向偏心受壓狀態(tài),而電算程序則是按兩個方向分別為單向偏心受壓的平面框架計算配筋,結果往往導致配筋不足。
建議:框架柱配筋的調整可做以下幾項:
1)應選擇最不利的方向進行框架計算,也可兩個方向均進行計算后比較各柱的配筋,取其教大值,并采用對稱配筋。
2)調整柱單邊鋼筋的最小根數:柱寬<=450mm時3根,450<柱寬<=750mm時4根,750mm<柱<=900mm時5根。(注意:柱單邊配筋率不小于0.2%)
3)將框架柱的配筋放大1.2~1.6倍。其中角柱放大大些(不小于1.4倍),邊柱次之,中柱放小些(1.2倍)
4)由于多層框架時電算常不考慮溫度應力和基礎不均勻沉降問題,當多層框架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較大以及地基軟弱土層較厚或地基土層不均勻時,再適當放大一點框架柱的配筋也是可以理解的,具體放大多少,就要由設計人的經驗決定了。
5)框架柱的箍筋形式應選菱形或井字形,以增強箍筋對混凝土的約束。柱箍筋直徑宜增加2mm。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