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 > 建筑文苑 > 工程管理 > 正文

薄層瀝青混凝土罩面施工的質量控制

2010-09-24 10:33  來源網絡  【  【打印】【我要糾錯】

  一、薄層瀝青混凝土的概念

  1、薄層瀝青混凝土泛指層厚較薄的瀝青混凝土路面,主要是指整個瀝青路面結構層較薄和厚度較薄的瀝青表面層兩種情況。

  薄層瀝青路面結構層主要是指新建或舊路改造過程中設置的抗滑磨耗層。磨耗層一般厚度為20mm左右,混合料宜選用斷級配、改性瀝青或其它添加劑,以提高超薄磨耗層的水穩(wěn)性。

  薄層瀝青混凝土面層是用攤鋪機鋪和用壓路機碾壓的單層熱拌瀝青混凝土,代表厚度是15-30mm。按薄瀝青混凝土面層的厚度,可將其分為三種,即薄瀝青混凝土面層25-30mm,很薄瀝青混凝土面層20-25mm,超薄瀝青混凝土面層15-20mm。

  2、薄層瀝青混凝土面層的主要特點

 。1)服務壽命長

 。2)能設計成承受重載交通和高剪應力的混合料;

 。3)平整的、抗滑性能好的表面;

 。4)可被鋪成需要的厚度、縱坡度和橫坡度,并壓實成平整、耐久的表面層;

  (5)沒有瀝青泛油現象;

 。6)容易養(yǎng)護。

  二、薄層瀝青混凝土罩面施工各環(huán)節(jié)的質量控制

 。ㄒ唬┦┕で暗幕A工作

  1、銑刨并清理原路面

  將試驗路段行車道的原瀝青混凝土面層用銑刨機銑刨20mm,且使構造深度達到2mm以上,然后清理路面,不得有塵土、雜物或油污。

  2、SBS改性瀝青粘結防水層施工

 。1)瀝青和石料的用量防水層改性瀝青的噴灑量為1.6kg/㎡,為保護此瀝青膜在施工過程中不被破壞,一般須在瀝青膜上稀撒鋪量50~60%的9.5~13.2mm單一粒徑碎石,碎石粒徑應與粘結防水層上鋪筑瀝青混凝土粒徑相匹配。理論上稀撒碎石之間是互不接觸的,當攤鋪瀝青混凝土時,高溫混合料進入碎石間的間隙中,使瀝青膜受熱熔化,碾壓密實后,白碎石變成了瀝青碎石,并嵌入了該瀝青結構層底部與之形成了一個富瀝青層的整體。

  (2)SBS改性瀝青粘結防水層的施工工藝

  1)準備噴灑瀝青的工作面,應整潔無塵埃,清理路面,應平整、干燥、整潔,不得有塵土、雜物或油污。

  2)采用進口瀝青灑布車均勻噴灑SBS改性瀝青防水層。瀝青全路滿鋪,達到無破洞、漏鋪、脫開等現象的要求。

  3)撒鋪單一粒徑規(guī)格的碎石,覆蓋率50%~60%左右。

  4)用輪胎壓路機碾壓成型。

  3、薄層瀝青混凝土的施工溫度控制由于瀝青混凝土層厚較薄,且碎石含量很多,因此在施工的時候熱量散發(fā)較快,所以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溫度控制都應較規(guī)范規(guī)定稍加提高。采用改性瀝青時,瀝青加熱溫度控制在180℃,礦料加熱溫度控制在190℃左右,出廠溫度控制在180℃左右,攤鋪溫度在170℃左右,碾壓溫度不低于160℃;采用改性瀝青并摻加橡膠粉時,礦料加熱溫度再提高5℃左右;采用重交瀝青時,瀝青加熱溫度控制在165℃左右,礦料加熱溫度控制在185℃左右,出廠溫度控制在165℃左右,攤鋪溫度在155℃左右,碾壓溫度不低于155℃。

 。ǘr青混合料的拌和

  1)瀝青混合料拌和廠

  ①拌和廠應在其設計、協(xié)調配合、計量和操作方面,都能使生產的瀝青混合料符合工地配合比設計要求。拌和廠必須配備足夠試驗設備的實驗室,能及時提供試驗資料。

 、诎韬驮O備應是能按用量(以質量計)分批配料的間歇式拌和機,其產量應不小于120t/h,并裝有溫度檢測系統(tǒng)及保溫的成品儲料倉和二次除塵設置。拌和設備的產量應和生產進度相匹配,在安裝完成后應按批準的配合比進行試拌調試,直到符合要求。同時要求冷料倉應隔開,出料時不可混雜。其偏差值應符合表8的要求。

  表1熱拌瀝青混合料允許偏差

  項  目             允許偏差

  大于4.75mm方孔篩的通過率     ±4%

  等于及小于2.35mm方憶篩的通過率  ±3%

  通過0.075mm 篩孔         ±1%

  瀝青結合料用量          ±0.2%

  空隙率              ±0.1%

  飽和度              ±5%

  穩(wěn)定度              ±2kN

  流值               ±10(0.1mm)

  出廠溫度           在要求的施工溫度范圍內

 、蹫r青應按其品種、標號分開密閉儲存,各種礦料應分別堆放,不得混雜,宜設置防雨頂棚,礦料不得受潮。

  2)瀝青混合料的拌和生產

 、侔韬蛷S內的堆礦料場地必須硬化處理,不應將礦料直接堆放在僅整平的土地面上或僅鋪一層松散碎石的場上,場地上層應用混凝土硬化。粗、細集料應分類堆放并隔開,不應互相交錯,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應分開堆放。對細集料(2.36mm以下的石屑及砂)必須搭蓬遮蓋。每個料源的材料應進行抽樣試驗,從同一料堆不同位置取樣品,篩分結果每個篩孔通過量的最大誤差應控制在10%(粗集料)和7%(細集料)以內。否則應將該規(guī)格的碎石混合后重新篩分。

 、诎韬蜁r,每種規(guī)格的集料、礦粉和瀝青都必須按批準的生產級配曲線準確計量,其計量誤差應控制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

  ③拌和機從上料拌和到出料一個循環(huán)約50s~60s左右。

 、艿V料加熱

  礦料加熱溫度(礦粉不加熱)和瀝青加熱溫度決定著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混合料出廠溫度又決定混合料運到施工現場溫度、攤鋪溫度和碾壓溫度。因此,控制好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十會重要。

  拌和的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成塊或嚴重的粗細料分離現場。如果出現花白料,應停機分析原因予以改進。其原因大致如下:拌和時間不夠;細顆粒礦料比例增大,特別是加入礦粉量增多;瀝青用量不夠;礦料或瀝青加熱溫度不夠等。對于花白料不能出廠,必須廢棄。

  對于改性瀝青混合料宜隨拌隨用,若因生產原因需要短時間儲存時,儲存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其溫降不應超過10℃,且不得發(fā)生結合料老化,滴漏和粗細集料顆粒離析現象。

 、菟羞^度加熱即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超過正常溫度高限的10℃時,混合料應予以廢棄。

 。ㄈr青混合料的運輸

  1)運送瀝青混合料的自卸汽車,應用雙層蓬布、毛氈、棉毯應扣在車廂上,使卸料過程中不需卷起。運料設備應采用有金屬底板的自卸槽斗車輛運送混合料,車槽內在未裝料前應保持潔凈,不得粘有雜物。運輸車輛應備有覆蓋設備,車槽四角應密封堅固。

  2)運料車在裝混合料前,應在其車廂底板及四壁薄涂一層油水(1:3)混合液,以防止混合料粘結車廂,并要排除可見游離余液。從拌和機向運料車上放料時,應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動一下運料車位置,在多次移動時要注意使料堆呈“品”形堆砌,一車料最少應分三次裝載,第一次靠車廂前部,第二次靠車廂后部,第三次靠車廂中部,以減輕粗細集料的離析現象。

  3)運料車在運輸過程中“起步”和“換檔”時操作要柔和,盡量避免急剎車,這樣也可有效地減少離析現象的產生。裝好混合料的運料車應加蓋苫布。

  4)料車至現場后,應聽從現場工人員指揮,將車有序地停放,在將混合料卸入攤鋪機時,應將料車平穩(wěn)地倒攤鋪機料斗中間,在距攤鋪機約10cm左右時停下、卸料。嚴禁料車撞擊攤鋪機。攤鋪開始后,駕駛員應經常修正方向以便與攤鋪機行進方向基本保持一致,避免出現“卸料偏置”現象,影響攤鋪機的正常工作及路面質量。

  5)已經離析或結團或在運料車輛卸料時滯留于車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規(guī)定鋪筑溫度或被雨水淋濕的混合料都應廢棄。

 。ㄋ模r青混合料的攤鋪

  1)攤鋪機械

  瀝青混合料攤鋪設備應是自動式的,安裝有可調的活動熨平板或整平組件,熨平板在需要時可以加熱,能按照規(guī)定的典型橫斷面和圖紙所示的厚度在車道寬度內攤鋪,攤鋪機應有振動夯板或可調整振幅的振動熨平板的組合裝置,夯板與振動熨平板的頻率,應能各自單獨的調整。

  攤鋪瀝青混合料時,攤鋪機的攤鋪速度應根據拌和機產量、施工機械配套情況及攤鋪層厚度、寬度確定。

  攤鋪機應配備熨平板自控裝置,傳感器可通過基準線自動發(fā)出信號來操縱熨平板,使攤鋪機能鋪筑出理想的坡度和平整度。

  2)對瀝青混合料攤鋪層的基本要求是:表面均勻一致無離析條帶和離析塊,具有高標準的平整度、規(guī)定松鋪厚度和要求的初始壓實度。

  混合料攤鋪質量是確保面層達到高質量標準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先進的攤鋪機械、高品質的施工隊伍和良好的施工方法是實現以上目標的有效措施。

  3)攤鋪要求

  應設專人指揮運料車及時后退到攤鋪機前和及時卸料,使兩側板翻起后在攤鋪機受料斗中的離析料(過多粗料)未后移前,新料就開始卸到受料斗中。攤鋪作業(yè)過程中,分料室中的瀝青混凝土應保持高度不變并不低于螺旋分料器的軸頂或接近螺旋頂部,不應使瀝青混合料時多時少。攤鋪機應以均勻的速度行駛。其攤鋪的速度根據拌和能力、攤鋪厚度、寬度及連續(xù)攤鋪的長度而定。瀝青混合料攤鋪過程中隨時檢查其寬度、厚度、平整度、路拱及溫度,對不合格之處應及時進行調整。

  面層攤鋪質量是提高瀝青表面層平整度的關鍵。規(guī)范規(guī)定“攤鋪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即要保證均勻,連續(xù)不間斷的攤鋪,因為任何停頓都將導致攤鋪機中瀝青混合料溫度的下降,使攤鋪的壓實厚度有所改變,因而影響平整度;攤鋪機工作時,熨平板具有一定向前的仰角,因此攤鋪速度的變化必將導致攤鋪層厚度的變化,為了保持厚度不變,就要調節(jié)厚度調節(jié)器,高速熨平板底面縱向仰角,以改變攤鋪層的厚度。由于調節(jié)需有一個過程,因而,將影響調節(jié)長度內攤鋪層的平整度。為保證均勻、連續(xù)不間斷的攤鋪,施工中應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安排拌和機的拌和能力和運料車的運輸能力,保證兩臺攤鋪機各在合理的預定攤鋪速度內均勻、連續(xù)不間斷的攤鋪,在攤鋪機前方至少有3~4小時開機拌和,將貯料倉和大部分運料車裝滿并用油布覆蓋;攤鋪速度為2.5m/min~3.5m/min,要求在合理的攤鋪速度范圍內。

  4)攤鋪均勻性

  攤鋪層表面均勻性是提高瀝青面層質量的重要標志。攤鋪不好的面層會出現混和料不均勻的條帶或粗細混合料分離的離析現象,為使攤鋪的瀝青混合料面層均勻一致。一般可采取如下技術措施:

 、賹r青攤鋪機螺旋喂料器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使螺旋布料器中瀝青混和料的高度將螺旋器直徑的2/3埋沒,并將熨平板前緣與布料螺旋之間的距離調至中間位置。

 、诨旌狭显谘b車過程中,料車應做前后移動,以免形成錐形料堆,使粗細顆粒分離。

 、圩⒁鈹備仚C接料斗的操作程序,以減少粗細料離析。攤鋪機集料斗在刮板尚未露出,尚有約10cm厚的熱料時攏料,此步驟應在運料車剛退出時進行,而且要做到在料斗兩翼恢復原位時,下一輛運料車才開始卸料。

  攤鋪機應以均勻的速度行駛。其攤鋪的速度根據拌和能力、攤鋪厚度、寬度及連續(xù)攤鋪的長度而定。

  瀝青混合料攤鋪過程中隨時檢查其寬度、厚度、平整度、路拱及溫度,對不合格之處應及時進行調整。

  對外形不規(guī)則、路面厚度不同、空間受到限制以及人工構造物接頭等攤鋪機無法工作的地方,經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可以采用人工鋪筑混合料。

  瀝青混合料的松鋪系數應根據實際的混合料類型、施工機構和施工工藝等由試鋪試壓方法或根據以往實踐經驗確定,表2提供了建議值。

  表2瀝青混合料的松鋪系數

  種  類     機械攤鋪   人工攤鋪

  瀝青混凝土混合料 1.05~1.16 1.18~1.20

  (五)瀝青混合料的壓實

  1)壓實機械

  壓實設備應配有鋼輪式、輪胎式及振動壓路機,能按合理的壓實工藝進行組合壓實。還應備有小型振動壓(夯)實機具,以用于壓路機不便壓實的地方。

  2)混合料攤鋪后應立即進行壓實作業(yè)。壓實分為初壓、復壓和終壓(包括成型)三個階段。

  3)一般初壓采用大于11t的振動鋼輪壓路機,壓2~3遍,復壓采用自重大于25t的輪胎壓路機,壓實不少于4~6遍,終壓采用自重為6~8t的鋼輪式壓路機,壓實遍數不宜少于2遍。

  4)壓路機不得在未碾壓成型或冷動的路段上轉向、制動或停留。同時,應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油料、潤滑脂、汽油或其他雜質在壓路機操作或停入期間落在路面上。

  5)在沿著緣石或壓路機壓不到的其他地方,應采用振動夯板、熱的手夯或機夯把混合料充分壓實。已經完成碾壓的路面,不得修補表皮。

  6)碾壓應以路中心線的一側向另一側過渡,且第二輪應重疊前一輪40cm左右。碾壓長度以30~50m為宜,向前進時,第一次盡量靠近攤鋪機,且使輪跡呈“梯形等距狀”分布,向后退時應按原碾壓路線(軌跡)返回。碾壓時因噴水和時間關系而導致先碾壓的路面降溫較快,故復壓和終壓的順序均應按“從路的中心線一側向另一側過渡”的方式碾壓,以確保碾壓質量。橫向直接碾壓應采取“橫向切入”的方式碾壓,每次切入量約5~8cm。當初壓完成后由輪胎式壓路機以4~5km/h的速度反復進行碾壓,直到消除輪跡為止。

  7)注意事項

 、儆捎谡置鎸訑備伜穸刃,壓路機的振頻與振幅宜采用“高頻、低幅”的方式碾壓。在倒車時,應先停止振動,并在向另一方運動后再開振動,以避免混合料“過壓”而形成“擁包”。

 、趬郝窓C在工作中,其噴水裝置的工作狀況應保持良好,以避免噴水量過少產生的“粘輪”現象及噴水量過多而引起的路面溫度迅速降低和其它病害,從而影響路面質量。

 、墼谛落伒穆访嫔希瑝郝窓C不得高速行駛、粗暴操作。碾壓時,應保持適當的重疊量,不允許兩輪間出現“漏壓”而導致“擠料”現象;前進和倒退作業(yè)時,應避免在同一斷面上停頓;轉向時,應盡量采取“增大轉變半徑”的方法,使路面受到的側推劑力減小,嚴禁在新鋪路面上調頭和將壓路機停放在剛施工的路面上。

 。┤雍驮囼

 。1)壓實的瀝青路面應按《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32-94)、《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guī)程》(JTJ 059-95)要求的方法鉆孔取樣,檢驗礦料級配、壓實度、空隙率及瀝青含量。

 。2)試驗與檢測要求

  1)基本要求

 、贋r青混合料的礦料質量及礦料級配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

  ②瀝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項指標應符合設計和施工技術規(guī)范要求。

 、蹏栏窨刂聘鞣N礦料和%建設工程教育網%瀝青的用量及各種材料和瀝青混合料加熱溫度。

 、馨韬偷臑r青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無粗細料分離和結團成塊的現象。

  ⑤攤鋪時應嚴格掌握厚度和平整度,細致找平,要注意控制攤鋪和碾壓溫度,碾壓至要求的密實度。

  2)檢查的項目

  施工過程中材料質量檢查的內容與要求、施工過程中工程質量的控制標準和施工過程中瀝青面層外形尺寸的質量控制應滿足規(guī)范要求。

  3)外觀鑒定

  ①表面平整,無泛油、松散、裂縫、粗細料集中的現象。

  ②表面無明顯的碾壓輪跡。

  ③接縫緊密、平順,燙縫不應枯焦。

  ④面層與路緣石及其它構造物銜接平順,無積水現象。

 、轂r青面層內部及表面的水要排除到路面范圍之外,路面無積水。

 。3)質量控制標準

  瀝青面層交工檢查與驗收質量標準應滿足規(guī)范要求。

  三、瀝青混合料施工中需解決的三個問題

 。1)關于瀝青混合料均勻性和離析的問題

  據有關專家的研究,瀝青路面的早期破壞與混合料的均勻性和離析有很大關系,而離析是指混合料粗細集料和瀝青用量的不均勻,從而在某個區(qū)域偏離了設計級配,使路面的質量完全失控。在粗集料集中的部位往往空隙率過大,瀝青含量偏少,加速出現水損害,坑洞等病害,而細集料集中的部位則瀝青含量偏多,空隙率過小,從而導致路面的永久變形,并出現泛油。

  造成離析現象主要有:材料自身的不均勻及拌和過程中的不均勻因素;運輸過程中造成的離析;攤鋪過程中造成的離析、混合料壓實不均勻等原因。

  在目前,為了減輕離析,提高混合料的均勻性,除了在設計上選擇與壓實層厚度相匹配的混合料類型,適當減小集料最大粒徑外,在施工階段中首先應特別注意以下問題:

  1)加強集料生產的管理,仔細清除覆蓋層,努力使用清潔的、均質的集料;

  2)拌和機每盤都必須打印料倉和瀝青的數量,記錄集料、瀝青和混合料的溫度,并隨時檢查打印結果與設定值之間的差值有無大的波動,如有疑問必須立即停止拌和。

  3)嚴格控制攤鋪機鋪筑寬度,一般不宜超過6~8cm,以采用兩臺攤鋪機梯隊作業(yè)為好;

  4)控制攤鋪速度,確保慢速、均勻、不間斷地攤鋪;

  5)加強質量管理和檢查,通過肉眼觀察、紅外溫度檢測器檢查溫度、核子密度儀檢測密度、砂鋪法檢測構造深度等手段對離析情況和均勻性作出評價,如有嚴重離析現象發(fā)現,必須返工,不留后患。

 。2)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注意事項

  1)改性瀝青材料、目標配比、生產配合比及施工應符合《公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36-98)的要求。

  2)瀝青宜儲存在可加熱與保溫的儲藏罐中,根據不同瀝青類型和等級采用不同的儲存溫度,使用前應加熱到適宜的加工溫度。成品改性瀝青應附有產品的說明書,并注明產品名稱、代號、標號、運輸及貯存條件,使用方法、生產工藝、安全須知等。在使用前應按規(guī)定的技術要求進行質量檢驗,尤其是改性瀝青的穩(wěn)定性(軟化點差),確認無明顯分離、凝聚現象,且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3)在攤鋪以后緊接著進行壓實,在初壓和復壓過程中,宜采用同類壓路機并列成梯阿丈夫實,不得采用首尾相接的形式。

  4)采用振動壓路機壓實時,其輪跡重疊寬度不應超過20cm,但采用靜壓時,其輪跡重疊寬度不應少于20cm。

 。3)關于壓實工藝的問題

  1)在保證壓實度情況下,保持路面有較好的平整度。

  2)為提高路面平整度,確保達到良好的壓實效果,初壓一律使用鋼輪壓路機,先輕后重。使攤鋪層得到初部穩(wěn)定。初壓不得使用輪胎壓路機,由于輪胎壓路機質量較大,形成的縱向轍槽最終不能消除,影響路面平整度;復壓用輪胎壓路機,碾壓過程中由于輪胎對攤鋪層混合料的搓揉作用,使結構層壓密壓實,是結構層成型主要階段;終壓用鋼輪壓路機,使攤鋪層表面消除輪跡,并最終壓實成型。為提高面層的平整度,初壓過程中壓路機均不開振。面層碾壓往返均重疊1/2輪寬,壓完全幅路面稱為一遍。

  3)采用標準砂進行測試。標準砂標定為:標準砂體積密度測試結果:500ml標準砂重747.38g,則體積密度為1.495g/cm3。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