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2 13:23 來自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水泥在硬化過程中,如果不產生不均勻的體積變形,沒有產生裂縫、彎曲等現(xiàn)象,則稱為體積安定性合格;如果水泥硬化后體積產生了不均勻變化,造成有害的膨脹,將使建筑物開裂,甚至崩潰,則稱為安定性不合格。此種水泥不能在工程中使用。
如果水泥中含有過多的游離氧化鈣或氧化鎂,特別是顆粒較粗,而且在工廠的存放時間又較短時,就會產生安定性不合格的現(xiàn)象。因為這種過火(1000℃以上)的氧化鈣與氧化鎂沒有完全經過充分熟化,本身水化很慢,在水泥凝結以后即在有水泥石約束的條件下才開始水化,產生體積膨脹后,就會形成開裂現(xiàn)象。此外,如果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過多時,會生成硫鋁酸鈣,體積膨脹,也將造成安定性不良。
檢驗水泥安定性,按GB/T 750-1992進行。檢驗過程是采用標準稠度的水泥凈漿進行,將其制成一定形狀的(直徑70~80mm,中心厚約lOmm,邊緣漸。┰囷,放人沸煮箱內沸煮4h,如煮后的試餅經肉眼觀察未發(fā)現(xiàn)裂紋,用直尺檢查也無彎曲現(xiàn)象時,則稱為安定性合格;反之,則為不合格。
安定性的檢驗方法除了上述試餅法之外,還有雷氏夾法和測長法等。后兩種方法雖然具有定量的數值界限,但方法復雜,復演性也差;而試餅法則具有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反應敏感,而且觀察直觀、復演性好等一系列優(yōu)點,所以至今仍列為國家標準方法。
沸煮法只能襝查出游離氧化鈣的破壞作用。由于過火的氧化鎂比過火的氧化鈣水化速度更慢,因此用沸煮法不能發(fā)現(xiàn)由氧化鎂所引起的不安定性,只有通過高溫、高壓的壓蒸試驗,才能判斷這種現(xiàn)象。而三氧化硫所引起的不安定性,只有采用冷餅法、水浸法才能進行檢驗,即將試餅放在20℃±3℃的水中養(yǎng)護28d后,檢查是否有不安定現(xiàn)象。因為當溫度超過60~70℃時,將不能形成產生體積膨脹的硫鋁酸鈣。
由于國家標準中已對氧化鎂及三氧化硫含量作了限量規(guī)定,故壓蒸法及水浸法兩項檢驗一般可以不做。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