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1 15:04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直流電流比交流電流易于擺脫。當電擊時間大于心搏周期時,直流電流的心室纖維性顫動閾比交流電流高得多。要產生相同的刺激效應,恒定的直流電流的強度要比交流電流大2~4倍。
1.感知閾和反應閾。這兩個閾由接觸面積、接觸狀態(tài)(干、濕、壓力、溫度)、通電時間及個人的生理特點等因素決定。直流電流的反應閾約為2mA.
2.擺脫閾。直流電流沒有確定的擺脫閾。只有在直流接通和斷開時,才會引起肌肉疼痛和痙攣似的收縮。
3.心室纖維性顫動閾。直流電的心室纖維性顫動閾是由生理參數和電氣參數決定。
4.電流的其他效應:
。1)接近300mA時,通電期間,四肢有發(fā)熱感。
(2)在接觸面的皮膚內感到疼痛。
。3)300mA以下橫向電流流過人體幾分鐘時,隨著時間和電流量的增加,可引起可以恢復的心律失常、電流傷痕、燒傷、頭暈以及有時失去知覺。超過300mA時,往往會失去知覺。
。4)電流達數安培延續(xù)超過幾秒,則可能發(fā)生內部燒傷或其他損傷,甚至死亡。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