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4 16:42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松散固體物質(地質條件)在形成區(qū)內有大量易于被水流侵蝕沖刷的疏松土石堆積物,是泥石流形成的最重要的條件。
地形條件: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可劃分為形成區(qū)、流通區(qū)和沉積區(qū)三個區(qū)段。
形成區(qū)(又可分為匯水動力區(qū)和物質供給區(qū))
該區(qū)多為三面環(huán)山、一面出口的半圓形寬闊地段,周圍山坡陡峻,溝谷縱坡降可達30°以上。斜坡常被沖溝切割,且崩塌、滑坡發(fā)育;坡體光禿,無植被覆蓋,這樣的地形,有利于匯集周圍山坡上的水流的固體物質。
流通區(qū)
該區(qū)多為狹窄而深切的峽谷或沖溝,谷壁陡峻而縱坡降較大,常出現陡坎和跌水,泥石流進入本區(qū)后極具沖刷能力。流通區(qū)形似頸狀或喇叭狀。非典型的泥石流溝,可能沒有明顯的流通區(qū)。
沉積區(qū)
一般位于山口外或山間盆地的邊緣,地形較平緩。泥石流至此速度急劇變小,最終堆積下來,形成扇形、錐狀堆積體,有的堆積區(qū)還直接為河漫灘或階地。
水源條件:泥石流形成必須有強烈的地表徑流,地表徑流是暴發(fā)泥石流的動力條件。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