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考試市政實務知識點:地基加固處理方法
二級建造師考試市政實務知識點:地基加固處理方法,二級建造師考試中涉及考點比較多,記憶起來也比較困難?,F(xiàn)在二級建造師考試備考已經開始了,我們要對這些考點。知識點進行梳理。這樣備考,效果才能比較好。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二級建造師考試市政實務知識點:地基加固處理方法,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知識點:地基加固處理方法
本條文以地鐵工程為主簡要介紹明挖基(槽)坑地基加固處理技術。
一、地基加固處理作用與方法選擇
(二)方法選擇
(2)換填材料加固處理法,以提高地基承載力為主,適用于較淺基坑,方法簡單操作方便。
(3)采用水泥土攪拌、高壓噴射注漿、注漿或其他方法對地基摻入一定量的固化劑或使土體固結,以提高土體的強度和土體的側向抗力為主,適用于深基坑。
二、常用方法與技術要點
(一)注漿法
(2)注漿法所用的漿液是由主劑(原材料)、溶劑(水或其他溶劑)及各種外加劑混合而成。通常所提的注漿材料是指漿液中所用的主劑。外加劑可根據(jù)在漿液中所起的作用,分為固化劑、催化劑、速凝劑、緩凝劑和懸浮劑等。注漿材料有很多,其中,水泥漿材是以水泥漿液為主的漿液,適用于巖土加固,是國內外常用的漿液。
(3)在地基處理中,注漿工藝所依據(jù)的理論主要可分為滲透注漿、劈裂注漿、壓密注漿和電動化學注漿四類;其應用條件見下表。
不同注漿法的適用范圍
注漿方法
|
適用范圍
|
滲透注漿
|
只適用于中砂以上的砂性土和有裂隙的巖石
|
劈裂注漿
|
適用于低滲透性的土層
|
壓密注漿
|
常用于中砂地基,黏土地基中若有適宜的排水條件也可采用。如遇排水困難而可能在土體中引起高孔隙水壓力時,這就必須采用很低的注漿速率。擠密注漿可用于非飽和的土體,以調整不均勻沉降以及在大開挖或隧道開挖時對鄰近土進行加固
|
電動化學注漿
|
地基土的滲透系數(shù)k<10-4cm/s,只靠一般靜壓力難以使?jié){液注入土的孔隙的地層
|
(二)深層攪拌法
(1)深層攪拌法適用于加固飽和黏性土和粉土等地基。它利用水泥(或石灰)等材料作為固化劑通過特制的攪拌機械,就地將軟土和固化劑(漿液或粉體)強制攪拌,使軟土硬結成具有整體性、水穩(wěn)性和一定強度的水泥加固土,從而提高地基土強度和增大變形模量。根據(jù)固化劑摻入狀態(tài)的不同,它可分為漿液攪拌和粉體噴射攪拌兩種。前者是用漿液和地基土攪拌,后者是用粉體和地基土攪拌。
目前,噴漿型濕法深層攪拌機械在國內常用的有單軸、雙軸、三軸及多軸攪拌機,噴粉攪拌機目前僅有單軸攪拌機一種機型。
(2)水泥土攪拌法加固軟土技術具有其獨特優(yōu)點:
1)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土;
2)攪拌時無振動、無噪聲、無污染,可在密集建筑群中進行施工,對周圍原有建筑物及地下溝管影響很小;
3)根據(jù)上部結構的需要,可靈活地采用柱狀、壁狀、格柵狀和塊狀等加固形式;
4)與鋼筋混凝土樁基相比,可節(jié)約鋼材并降低造價。
水泥固化劑一般適用于正常固結的淤泥與淤泥質土(避免產生負摩擦力)、黏性土、粉土、素填土(包括沖填土)、飽和黃土、粉砂以及中粗砂、砂礫(當加固粗粒土時,應注意有無明顯的流動地下水,以防固化劑尚未硬結而遭地下水沖洗掉)等地基加固。
石灰固化劑一般適用于黏土顆粒含量大于20%,粉粒及黏粒含量之和大于35%,黏土的塑性指數(shù)大于10,液性指數(shù)大于0.7,土的pH為4~8,有機質含量小于11%,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30%的偏酸性的土質加固。
3.深層攪拌法施工步驟由于濕法和干法的施工設備不同而略有差異,具體見下圖,其主要步驟應為:

1)攪拌機械就位、調平;
2)預攪下沉至設計加固深度;
3)邊噴漿(粉)、邊攪拌提升直至預定的停漿(灰)面;
4)重復攪拌下沉至設計加固深度;
5)根據(jù)設計要求,噴漿(粉)或僅攪拌提升直至預定的停漿(灰)面;
6)關閉攪拌機械。
在預(復)攪下沉時,也可采用噴漿(粉)的施工工藝,但必須確保全樁長上下至少再重復攪拌一次。
(三)高壓噴射注漿法
(1)高壓噴射注漿法對淤泥、淤泥質土、流塑或軟塑黏性土、粉土、砂土、黃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都有良好的處理效果。但對于硬黏性土,含有較多的塊石或大量植物根莖的地基,因噴射流可能受到阻擋或削弱,沖擊破碎力急劇下降,切削范圍小或影響處理效果。而對于含有過多有機質的土層,其處理效果取決于固結體的化學穩(wěn)定性。鑒于上述幾種土的組成復雜、差異懸殊,高壓噴射注漿處理的效果差別較大,應根據(jù)現(xiàn)場試驗結果確定其適用程度。對于濕陷性黃土地基,也應預先進行現(xiàn)場試驗。
(3)高壓噴射有旋噴(固結體為圓柱狀)、定噴(固結體為壁狀)和擺噴(固結體為扇狀)等三種基本形狀,它們均可用下列方法實現(xiàn):
1)單管法:噴射高壓水泥漿液一種介質;
2)雙管法:噴射高壓水泥漿液和壓縮空氣兩種介質;
3)三管法:噴射高壓水流、壓縮空氣及水泥漿液等三種介質。
由于上述三種噴射流的結構和噴射的介質不同,有效處理長度也不同,以三管法最長,雙管法次之,單管法最短。實踐表明,旋噴形式可采用單管法、雙管法和三管法中的任何一種方法。定噴和擺噴注漿常用雙管法和三管法。
(4)高壓噴射注漿的施工參數(shù)應根據(jù)土質條件、加固要求通過試驗或根據(jù)工程經驗確定,并在施工中嚴格加以控制。單管法及雙管法的高壓水泥漿和三管法高壓水的壓力應大于20MPa。高壓噴射注漿的主要材料為水泥,對于無特殊要求的工程,宜采用強度等級為42.5級及以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根據(jù)需要可加入適量的外加劑及摻合料。外加劑和摻合料的用量,應通過試驗確定。水灰比通常取0.8~1.5,常用為1.0。
(5)高壓噴射注漿的全過程為鉆機就位、鉆孔、置入注漿管、高壓噴射注漿和拔出注漿管等基本工序。施工結束后應立即對機具和孔口進行清洗。在高壓噴射注漿過程中出現(xiàn)壓力驟然下降、上升或冒漿異常時,應查明原因并及時采取措施。
(四)加固體水泥摻量與加固體強度
在固化劑種類和摻入量相同的情況下,漿液噴攪時,土的天然含水量越低,加固土的強度越高。
【例題】下列土層中,采用高壓噴射注漿法加固效果較好的有( )。
A.軟塑黏性土
B.硬黏性土
C.腐殖土
D.砂土
E.素填土
『正確答案』AD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地基加固常用方法與技術要點。高壓噴射注漿法對淤泥、淤泥質土、流塑或軟塑黏性土、粉土、砂土、黃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都有良好的處理效果。
2K313024 工程降水方法(地下水控制)
為保證地下工程、基礎工程正常施工,控制和減少對工程環(huán)境影響而采取的排水、降水、隔水或回灌等工程措施,統(tǒng)稱為地下水控制。
一、基本規(guī)定
(一)一般規(guī)定
(2)地下水控制應綜合地方經驗,因地制宜,選擇合理的地下水控制方案,有效控制對工程環(huán)境的影響,防止污染地下水,減少地下水的抽排量。
(3)地下水控制設計和施工前應搜集下列資料:
1)地下水控制范圍、深度、起止時間等。
2)地下工程開挖與支護設計施工方案,擬建(構)筑物基礎埋深、地面高程等。
3)場地與相鄰地區(qū)的工程勘察等資料,當?shù)氐叵滤刂乒こ探涷灐?/p>
4)周圍建(構)筑物、地下管線分布狀況和平面位置、基礎結構和埋設方式等工程環(huán)境情況。
5)地下水控制工程施工的供水、供電、道路、排水及有無障礙物等現(xiàn)場施工條件。
(6)地下水控制施工應根據(jù)設計要求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方案,并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1)工程概況及設計依據(jù)。
2)分析地下水控制工程的關鍵節(jié)點,提出針對性技術措施。
3)制定質量保證措施。
4)制定現(xiàn)場布置、設備及人員安排、材料供應和施工進度計劃。
5)制定監(jiān)測方案。
6)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和應急預案。
(7)地下水控制實施過程中,應對地下水及工程環(huán)境進行監(jiān)測。
(二)地下水控制方法分類及工程分級
(1)地下水控制方法可劃分為降水、隔水和回灌三類。各種地下水控制方法可單獨或組合使用。
(2)地下水控制可根據(jù)控制方法、工程環(huán)境限制要求、工程規(guī)模、地下水控制幅度、含水層特征、場地復雜程度,并結合基坑圍護結構特點、開挖方法和工況等將地下水控制工程劃分為簡單、中等復雜、復雜三級。
(3)地下水控制工程復雜程度劃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降水工程復雜程度可按表2K313024-1確定。
降水工程復雜程度劃分 表2K313024-1
條件
|
復雜程度分類
|
|||
簡單
|
中等復雜
|
復雜
|
||
工程環(huán)境限制要求
|
無明確要求
|
有一定要求
|
有嚴格要求
|
|
降水工程規(guī)模
|
面狀圍合面積A(m2)
|
A<5000
|
5000≤A≤20000
|
A>20000
|
條狀寬度B(m)
|
B<3.0
|
3.0≤B≤8.0
|
B>8.0
|
|
線狀長度L(m)
|
L<0.5
|
0.5≤L≤2.0
|
L>2.0
|
|
水位降深值s(m)
|
s<6.0
|
6.0≤s≤16.0
|
s>16.0
|
|
含水層特征
|
含水層數(shù)
|
單層
|
雙層
|
多層
|
承壓水
|
無承壓水
|
承壓含水層頂板低于開挖深度
|
承壓含水層頂板
高于開挖深度 |
|
滲透系數(shù)k(m/d)
|
0.1≤k≤20.0
|
20.0<k≤50.0
|
k<0.1或k>50.0
|
|
構造裂隙
發(fā)育程度 |
構造簡單
裂隙不發(fā)育 |
構造較簡單
裂隙較發(fā)育 |
構造復雜
裂隙很發(fā)育 |
|
巖溶發(fā)育程度
|
不發(fā)育
|
發(fā)育
|
很發(fā)育
|
|
場地復雜程度
|
簡單場地
|
中等復雜場地
|
復雜場地
|
注: ②長寬比小于或等于20時為面狀,大于20且小于或等于50時為條狀,大于50時為線狀;
2)隔水工程復雜程度可按表2K313024-2確定。
隔水工程復雜程度分類 表2K313024-2
條件
|
復雜程度分類
|
|||
簡單
|
中等復雜
|
復雜
|
||
工程環(huán)境限制要求
|
無明確要求
|
有一定要求
|
有嚴格要求
|
|
隔水深度h(m)
|
h≤7.0
|
7.0<h≤13.0
|
h>13.0
|
|
含水層特征
|
含水層數(shù)
|
單層
|
雙層
|
多層
|
滲透系數(shù)k(m/d)
|
k≤20.0
|
20.0<k≤50
|
k>50
|
|
場地復雜程度
|
簡單場地
|
中等復雜場地
|
復雜場地
|
3)當兩種以上地下水控制方法組合使用時,應劃分為復雜工程。
(4)地下水控制設計施工的安全等級應按表2K313024-2分為一級、二級、三級。
安全等級分類 表2K313024-3
地下水控制工程復雜程度
|
安全等級
|
簡單
|
一級
|
中等復雜
|
二級
|
復雜
|
三級
|
二、降水
(一)一般規(guī)定
(2)降水運行時間應滿足地下結構施工的要求,當存在抗浮要求時應延長降水運行工期。
(3)降水完成后應及時封井。
(二)降水方法的分類和選擇



(1)降水方法應根據(jù)場地地質條件、降水目的、降水技術要求、降水工程可能涉及的工程環(huán)境保護等因素按表2K313024-4選用,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地下水控制水位應滿足基礎施工要求,基坑范圍內地下水位應降至基礎墊層以下不小于0.5m,而對基底以下承壓水應降至不產生坑底突涌的水位以下,對局部加深部位(電梯井、集水坑、泵房等)宜采取局部控制措施。
工程降水方法及適用條件 表2K313024-4
![]() |
土質類別
|
滲透系數(shù)(m/d)
|
降水深度(m)
|
|
集水明排
|
填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
|
—
|
—
|
|
降水井
|
真空井點
|
粉質黏土、粉土、砂土
|
0.01~20.0
|
單級≤6,多級≤12
|
噴射井點
|
粉土、砂土
|
0.01~20.0
|
≤20
|
|
管井
|
粉土、砂土、碎石土、巖石
|
>1
|
不限
|
|
滲井
|
粉質黏土、粉土、砂土、碎石土
|
>0.1
|
由下伏含水層的埋藏條件和水頭條件確定
|
|
輻射井
|
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
|
>0.1
|
4~20
|
|
電滲井
|
黏性土、淤泥、淤泥質黏土
|
≤0.1
|
≤6
|
|
潛埋井
|
粉土、砂土、碎石土
|
>0.1
|
≤2
|



(三)降水系統(tǒng)布設
(1)降水系統(tǒng)平面布置應根據(jù)工程的平面形狀、場地條件及建筑條件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面狀降水工程降水井點宜沿降水區(qū)域周邊呈封閉狀均勻布置,距開挖上口邊線不宜小于1m。
2)線狀、條狀降水工程降水井宜采用單排或雙排布置,兩端應外延條狀或線狀降水井點圍合區(qū)域寬度的1~2倍布置水井。
(2)真空井點布設除應符合上述(三)(1)部分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3)井點間距宜為0.8~2.0m,距開挖上口線的距離不應小于1.0m;集水總管宜沿抽水水流方向布設,坡度宜為0.25%~0.5%。

(三)降水系統(tǒng)布設
(1)降水系統(tǒng)平面布置應根據(jù)工程的平面形狀、場地條件及建筑條件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3)降水井點圍合區(qū)域寬度大于單井降水影響半徑或采用隔水帷幕的工程,應在圍合區(qū)域內增設降水井或疏干井。
4)在運土通道出口兩側應增設降水井。
(2)真空井點布設除應符合上述(三)
(1)部分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4)降水區(qū)域四角位置井點宜加密。
(四)降水施工
(3)真空井點的成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垂直井點:對易產生塌孔、縮孔的松軟地層,成孔施工宜采用泥漿鉆進、高壓水套管沖擊鉆進;對于不易產生塌孔、縮孔的地層,可采用長螺旋鉆進、清水或稀泥漿鉆進。
2)水平井點:鉆探成孔后,將濾水管水平頂入,通過射流噴砂器將濾砂送至濾管周圍;對容易塌孔地層可采用套管鉆進
3)傾斜井點:宜按水平井點施工要求進行,并應根據(jù)設計條件調整角度,穿過多層含水層時,井管應傾向基坑外側。
4)成孔直徑應滿足填充濾料的要求,且不宜大于300mm。
5)成孔深度不應小于降水井設計深度。

(4)真空井點施工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2)井點管安裝到位后,應向孔內投放濾料,濾料粒徑宜為0.4~0.6mm。孔內投入的濾料數(shù)量,宜大于計算值5%~15%,濾料填至地面以下1~2m后應用黏土填滿壓頭。
4)形成完整的真空井點抽水系統(tǒng)后,應進行試運行。
(五)驗收與運行維護
(2)正式運行前應進行聯(lián)網(wǎng)試運行抽水試驗,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保持場區(qū)排水管網(wǎng)暢通并與市政管網(wǎng)連接,排水管道應滿足排水量的要求,沉淀池、水量計量、水位測量儀等設施應符合設計要求。
2)各降水井管與排水總管應安裝調試完畢。
3)供電線路和配電箱的布設應滿足降水要求,并應配備必要的備用電源、水泵和有關設備及材料。
4)應開啟全部降水井,并應進行水位、水量等監(jiān)測記錄。
5)當降水深度大于設計要求的深度時,可適當調整降水井的數(shù)量或井的抽水量;當降水深度小于設計要求的深度或不能滿足基坑開挖的深度時,應分批開啟全部備用井。
6)當基坑內觀察井的穩(wěn)定水位24h波動幅度小于20mm時,可停止試驗。
(4)降水運行維護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對水位及涌水量等進行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反饋。
2)當發(fā)現(xiàn)基坑(槽)出水、涌砂,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處理措施。
3)對所有井點、排水管、配電設施應有明顯的安全保護標識。
4)降水期間應對抽水設備和運行狀況進行維護檢查,每天檢查不應少于2次。
三、隔水帷幕



隔水帷幕
(一)一般規(guī)定
(1)當降水會對基坑周邊建(構)筑物、地下管線、道路等造成危害或對工程環(huán)境造成長期不利影響時,可采用隔水帷幕方法控制地下水。
(2)隔水帷幕方法可按表2K313024-5進行分類:
隔水帷幕方法分類 表2K313024-5
分類方式
|
帷幕方法
|
按布置方式
|
懸掛式豎向隔水帷幕、落底式豎向隔水帷幕、水平向隔水帷幕
|
按結構形式
|
獨立式隔水帷幕,嵌入式隔水帷幕,支護結構自抗?jié)B式隔水帷幕
|
按施工方法
|
高壓噴射注漿(旋噴、擺噴、定噴)隔水帷幕,壓力注漿隔水帷幕、水泥土攪拌樁隔水帷幕、凍結法隔水帷幕、地下連續(xù)墻或咬合式排樁隔水帷幕、鋼板樁隔水帷幕、沉箱
|
(3)隔水帷幕功能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3)隔水帷幕應滿足自防滲要求,滲透系數(shù)不宜大于1.0×10-6cm/s。
4)當采用高壓噴射注漿法、水泥土攪拌法、壓力注漿法、凍結法帷幕時,應結合工程情況進行現(xiàn)場工藝性試驗,確定施工參數(shù)和工藝。
(二)隔水帷幕設計
(3)當基礎底部以下存在連續(xù)分布、埋深較淺的隔水層時,應采用落底式豎向隔水帷幕;當基礎底部以下含水層厚度較大,隔水層不連續(xù)或埋深較深時,可采用懸掛式豎向隔水帷幕,同時應采取隔水帷幕內側降水,必要時采取帷幕外側回灌或與水平隔水帷幕結合的措施;地下暗挖隧道、涵洞工程可采用水平向或斜向隔水帷幕。
(4)當支護結構為排樁時,可采用高壓噴射注漿或水泥土攪拌粧與排樁相互銜接(咬合)組成的嵌入式隔水帷幕?!?/p>
工況
|
隔水帷幕類型
|
基礎底部以下存在連續(xù)分布、埋深較淺的隔水層
|
落底式豎向隔水帷幕
|
基礎底部以下含水層厚度較大,隔水層不連續(xù)或埋深較深
|
懸掛式豎向隔水帷幕,同時應采取隔水帷幕內側降水
|
地下暗挖隧道、涵洞工程
|
水平向或斜向隔水帷幕
|
當支護結構為排樁
|
高壓噴射注漿或水泥土攪拌粧與排樁相互銜接(咬合)組成的嵌入式隔水帷幕
|
(5)隔水帷幕施工方法的選擇應根據(jù)工程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場地條件、支護結構形式、周邊工程環(huán)境保護要求綜合確定。隔水帷幕施工方法可按表2K313024-6選用:
隔水帷幕施工方法及適用條件 表2K313024-6
![]() |
土質類別
|
注意事項與說明
|
高壓噴射注漿法
|
適用于黏性土、粉土、砂土、黃土、淤泥質土、淤泥、填土
|
堅硬黏性土、土層中含有較多的大粒徑塊石或有機質,地下水流速較大時,高壓噴射注漿效果較差
|
注漿法
|
適用于除巖溶外的各類巖土
|
用于豎向帷幕的補充,多用于水平帷幕
|
水泥土攪拌法
|
適用于淤泥質土、淤泥、黏性土、粉土、填土、黃土、軟土,對砂、卵石等地層有條件使用
|
不適用于含大弧石或障礙物較多且不易清除的雜填土,欠固結的淤泥、淤泥質土,硬塑、堅硬的黏性土,密實的砂土以及地下水滲流影響成樁質量的地層
|
凍結法
|
適用于地下水流速不大的土層
|
電源不能中斷,凍融對周邊環(huán)境有一定影響
|
地下連續(xù)墻
|
適用于除巖溶外的各類巖土
|
施工技術環(huán)節(jié)要求高,造價高,泥漿易造成現(xiàn)場污染、泥濘,墻體剛度大,整體性好,安全穩(wěn)定
|
咬合式排樁
|
適用于黏性土、粉土、填土、黃土、砂卵石
|
對施工精度、工藝和混凝土配合比均有嚴格要求
|
鋼板樁
|
適用于淤泥、淤泥質土、黏性土、粉土
|
對土層適應性較差,多應用于軟土地區(qū)
|
沉箱
|
適用于各類巖土層
|
適用于地下水控制面積較小的工程,如豎井等
|
注:①對碎石土、雜填土、泥炭質土、泥炭、pH值較低的土或地下水流速較大時,水泥土攪拌樁、高壓噴射注漿工藝宜通過試驗確定其適用性。
?、谧{帷幕不宜在永久性隔水工程中使用。
(三)隔水帷幕施工
(2)隔水帷幕的施工應與支護結構施工相協(xié)調,施工順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獨立的、連續(xù)性隔水帷幕,宜先施工帷幕,后施工支護結構。
2)對嵌入式隔水帷幕,當采用攪拌工藝成樁時,可先施工帷幕樁,后施工支護結構;當采用高壓噴射注漿工藝成樁或可對支護結構形成包覆時,可先施工支護結構后施工帷幕。
3)當采用咬合式排樁帷幕時,宜先施工非加筋樁,后施工加筋樁。
4)當采取嵌入式隔水帷幕或咬合支護結構時,應控制其養(yǎng)護強度,應同時滿足相鄰支護結構施工時的自身穩(wěn)定性要求和相鄰支護結構施工要求。
類型(結構形式分類)
|
施工順序
|
獨立的、連續(xù)性隔水帷幕
|
先施工帷幕,后施工支護結構
|
攪拌工藝成樁
|
先施工帷幕樁,后施工支護結構
|
高壓噴射注漿
|
先施工支護結構后施工帷幕
|
咬合式排樁帷幕
|
宜先施工非加筋樁,后施工加筋樁
|
(四)驗收與運行維護
(2)對封閉式隔水帷幕,宜通過坑內抽水試驗,觀測抽水量變化、坑內外水位變化等檢驗其可靠性。
(4)對嵌入式隔水帷幕,應在開挖過程中檢查固結體的尺寸、搭接寬度,檢查點應隨機選取,對施工中出現(xiàn)異常和漏水部位應檢查并采取封堵、加固措施。
(5)隔水帷幕的運行維護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現(xiàn)場配電設施應有明顯的安全保護標識。
2)應按設計要求進行監(jiān)測和日常巡視。
3)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反饋,并應采取必要的處理措施。
4)基坑開挖過程中不得損傷隔水帷幕;當土釘、錨桿穿過隔水帷幕時應采用快硬水泥砂漿封堵錨孔,修復隔水帷幕。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2019年二級建造師新課已開通,網(wǎng)??偨Y多年成功輔導經驗,從學員實際需求出發(fā),結合二級建造師考試命題規(guī)律、重點、難點,融入先進的教學理念。高效備戰(zhàn)2019年二級建造師考試,打造零基礎全科直達方案,全新課程套餐,快速進步,取證必修課!
相關推薦:
2018年二級建造師考試成績查詢入口匯總(含分數(shù)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