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 > 建筑文苑 > 工程技術 > 正文

淺談智能建筑防雷擊工程技術

2008-10-13 13:38    【  【打印】【我要糾錯】

  當人類社會進入電子信息時代后,隨之產生的智能建筑中安裝了通信、計算機等大量的電子設備并形成智能系統(tǒng),稱之為智能建筑。智能建筑主要包括通訊網絡系統(tǒng)、信息網絡系統(tǒng)、建筑設備監(jiān)控系統(tǒng)、安全防范系統(tǒng)、綜合布線系統(tǒng)、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lián)動系統(tǒng)等。這些系統(tǒng)中采用了大量的計算機及微電子設備,通過遍布整個建筑物的探測器、控制器、網絡設備、機柜等為用戶提供服務。由于智能建筑中的計算機及微電子設備功率小、工作電壓低、絕緣程度不高,過電壓承受能力差,抗干擾、抗電涌的能力較弱等特點,一旦遭雷電干擾,不但會損壞系統(tǒng)中價格昂貴的設備,而且極有可能使整個系統(tǒng)的運行癱瘓,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熟悉雷電,掌握建筑智能設備及其系統(tǒng)對雷電侵襲的防護技術尤顯重要。

  一、雷電作用的種類

  雷電侵襲智能系統(tǒng)的形式主要有直接雷擊、側向雷擊、雷電感應、雷電波侵入,此外還有雷擊電磁脈沖等。

  1、直接雷擊:雷電直接擊在建筑物上,雷電流經建筑物泄漏于大地時,產生電效應、熱效應和機械效應。

  2、雷電感應:雷電放電時,在雷電流通過的周圍,將有強大的電磁場產生,使通過電流的導體或金屬構件及電力裝置上產生很高的感應電壓,有時可達到幾十萬伏,完全能夠對一般電氣設備的絕緣層造成破壞;在金屬構件交叉連接的回路中,由于接觸不良或存在空隙的接點,將產生火花。

  3、雷電波侵入:雷電對架空線路或金屬管道的作用,雷電將沿著這些管線侵入建筑物內部,危及智能系統(tǒng)和設備的安全。

  4、雷擊電磁脈沖(LEMP):作為干擾源的直接雷擊和附近雷擊所引起的效應。絕大多數(shù)是通過連接導體的干擾,如雷電流或部分雷電流、被雷電擊中的電位升高以及磁輻射干擾。

  二、雷擊災害的新特點

  當高科技得到廣泛應用后,雷擊災害的特點與以往有極大的不同,出現(xiàn)新的特點。比如:

 。1)受災面積增大,從建筑、電力這兩個行業(yè)延伸到其它行業(yè),特別是高科技應用較廣泛的領域。如郵電通訊、計算機、航天航空、智能系統(tǒng)等。

 。2)雷擊災害的空間范圍擴大了,從二維空間侵入變?yōu)槿S空間侵入。由雷電直擊和過電壓波沿管線傳輸增加至空間閃電的脈沖電磁場,以三維空間的形式侵入到任何角落,無孔不入地產生災害。

 。3)雷擊危害程度大大增強,雷擊災害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大幅度增加。

 。4)雷擊災害的對象已集中在價格昂貴的采用電子器件或微電腦的設備上,毫無疑問,智能建筑將是雷擊侵害的主要對象。

  因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防雷工程的重要性、迫切性、復雜性已相當程度地增加了,雷電的防御由單一防護轉變?yōu)橄到y(tǒng)防護,我們必須根據(jù)新的特點并站在新的高度來熟悉和研究當代防雷技術,提高人們對雷擊災害防御的綜合能力。

  三、防御雷擊的原則

  由于智能建筑的出現(xiàn)并被廣泛采用,以及雷擊災害的新特點,我們必須全方位地層層設防,既要泄流、攔截,也要均衡電位、屏蔽隔離、過電壓過電流保護等,達到綜合防御雷擊的目的。

  四、防御雷擊的措施

  智能建筑在一、二類建筑物中采用較多,防雷等級通常為一、二級,一級防雷的沖擊接地電阻應小于10歐姆,二級防雷的沖擊接地電阻不大于20歐姆,公用接地系統(tǒng)的接地電阻應小于或等于1歐姆。在工程中,將屋面避雷帶、避雷網、避雷針或混合組成的接閃器作為接閃裝置,利用建筑物的結構柱內鋼筋作為引下線,以建筑物基礎地梁鋼筋、承臺鋼筋或樁基主筋為接地裝置,并用接地線將它們良好焊接。與此同時將屋面金屬管道、金屬構件、金屬設備外殼等與接閃裝置進行連接,將建筑物外墻金屬構件或鋼架、建筑物外圈梁與引下線進行連接,從而形成閉合可靠的“法拉第籠”。建筑物內,將智能系統(tǒng)中的設備外殼、金屬配線架、敷線橋架、穿線金屬管道等與總等電位或局部等電位相逢在配電系統(tǒng)中的高壓柜、低壓柜安裝避雷器的同時在智能系統(tǒng)電源箱及信號線箱中安裝電涌保護器(SPD)。從而達到綜合防御雷擊的目的,確保智能建筑的安全。

 。ㄒ唬┩獠糠烙讚

  外部防御雷擊的主要裝置包括接閃器、避雷引下線、接地裝置等,主要用于防御直接雷擊。

  1、接閃器

  (1)避雷針:一般采用鍍鋅圓鋼或焊接鋼管制作。工程中,將避雷針與避雷引下線相連接,或者與避雷帶相連接,或者與避雷網相連接。

 。2)在易受雷擊的屋角、屋脊、女兒墻、屋面四周的檐口安裝直徑為12MU鍍鋅圓鋼作避雷帶。并在屋面采用40mmx4mm的鍍鋅扁鋼設置不大于10mx10m或15mx15m的網格,該網格與避雷帶相連。

 。3)屋頂上的構筑物或其它凸出屋面的物體,如磚砌水箱、樓梯頂蓋、電梯機房頂蓋、屋頂造型等,沿其四周裝設避雷帶;在屋面接閃器,保護范圍以外的建筑物,如主樓裙房屋頂、連接單體樓的通道等均應安裝直徑為12mm的鍍鋅圓鋼避雷帶;主樓屋面上的金屬物件,如天線、冷卻塔、消防管道或其它供水管道、風機、不銹鋼水箱等都必須與屋面避雷帶連接,其連接線的截面不應小于屋面避雷帶的截面。

 。4)當建筑物高度超過30m時,該大樓30m及其以上部分的陽臺金屬欄桿以及外墻上的金屬門窗、鋼架等金屬構件或其它金屬凸出物都必須與避雷引下線連接構成電氣通路,以達到防御側向雷擊的目的。

  2、避雷引下線

  避雷引下線通常利用建筑物結構柱內主筋,當該主筋直徑大于或等于16mm時,則取其中兩根鋼筋通長焊接作為一組避雷引下線;當該主筋直徑小于16,時,則取其中四根鋼筋通長焊接作為一組避雷引下線。避雷引下線上部與避雷帶連接,下部與接地裝置連接。

  3、接地裝置

  目前建筑物大部分都是采用埋深大于60……基礎鋼筋作接地裝置,利用地圈梁的主筋兩根組成閉合環(huán)網,地梁圈兩根主筋與承臺底部鋼筋連接有樁基礎的,在引下線設置處應將樁基主筋與作接地線的地梁圈主筋連接。

 。ǘ﹥炔糠烙讚

  內部防御雷擊主要包括防御雷電感應、雷電波侵入及雷擊電磁脈沖等。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屏蔽隔離、等電位連接與接地、裝設電涌保護器等。

  1、防御雷電感應的措施

 。1)在智能系統(tǒng)中央控制室、計算機網絡中心、監(jiān)控中心、消防控制室、電話機房以及其它樓層設備用房等處設置局部等電位箱(LEB),局部等電位箱內端子板以鍍鋅扁鋼或銅板或銅線與接地體或建筑物總等電位箱內端子板房間內金屬設備外殼、電纜橋架、穿線金屬管道、設備用支架、靜電地板支架或其它金屬構件等敷銅線與局部等電位箱內端子板可靠連接。

 。2)在弱電豎井內通長安裝一根鍍鋅扁鋼或銅板,電纜橋架、垂直管線的穿線鋼管每三層與其相連,并將各樓層豎井內配線架、設備用機柜或支架與該鍍鋅扁鋼或銅板連接。

  (3)智能系統(tǒng)在大樓內現(xiàn)場安裝的各種設備,如傳感器、控制器、讀卡器、攝像機機架等的金屬外殼應就近與樓層局部等電位相連。

  (4)電纜橋架、穿線鋼管極其與箱柜對接處應做到電氣通路良好。

  2、防御雷電波侵入的措施

  (1)進建筑物電源線纜特別是智能系統(tǒng)用線纜應盡量埋地敷設。在建筑物底層安裝總等電位箱,將進入室內的消防管道、各種金屬保護套管、線纜金屬保護層等以銅線與總等電位箱端子板相連。若智能系統(tǒng)機房設在底層,其入戶金屬管道與線纜金屬保護層等也可以以銅線與機房內局部等電位端子板相連。金屬管道中斷處應跨接。

 。2)需架空敷線,應換纜進戶,在架空與電纜換接處裝設避雷器,并將避雷器、電纜金屬外皮、保護鋼管及其它金屬部件一起接地。

  3、防御雷擊電磁脈沖的措施

  雷擊電磁脈沖的防護是在雷電入侵大樓的各通道上(如電源線路、信號傳輸線路及進入大樓的各種管線等),通過采用屏蔽隔離、均壓、過電壓保護、過電流保護、接地等方法,將雷電過電壓、過電流泄放入地,從而達到保護智能建筑設備的目的。

  4、電涌保護器(SPD)防護

  電涌保護器是非線形電壓限制元件,用于限制暫態(tài)過電壓和分流電涌電流的裝置,分開關型、限壓型和混合型;若按電涌保護器在智能系統(tǒng)中的功能,又可分為電源線路電涌保護器、天饋線路電涌保護器和信號線路電涌保護器。

 。1)電源線路的電涌保護一般可采用四級。其中第三級電涌保護器安裝在智能系統(tǒng)機房主配電箱內,用于保護以該配電箱為電源的所有設備;第四級安裝在需特殊保護的設備(如數(shù)字程控交換機、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的主交換機等)電源箱中。電源線路的各級電涌保護器應分別安裝在被保護設備用電電源的前端,其接線端分別與電源箱相應相線連接;其接地端與電源箱內PE端子板相連。各級電涌保護器連接導線長度不宜大于0.5m.

 。2)天饋線路電涌保護器串接在天饋線與被保護設備之間。

 。3)信號線路電涌保護器安裝在被保護設備的信號端口上,其輸出端與被保護設備的端口相連。

  智能建筑的防雷擊工程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我想只要我們采取綜合防御雷擊的措施得當,內外結合,在智能建筑中構成一套完整的防御雷擊體系,我相信雷擊事故的發(fā)生是可以避免的。

延伸閱讀:智能 建筑 防雷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