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法規(guī)及相關知識復習題(十六)
1Z301000 建設工程法律制度
1Z301010 掌握建造師的執(zhí)業(yè)要求、基本條件和執(zhí)業(yè)范圍
單項選擇題
1Z301010 掌握建造師的執(zhí)業(yè)要求、基本條件和執(zhí)業(yè)范圍
1. 建造師經( )后,方有資格以建造師名義擔任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的項目經理及從事其他施工活動的管理。
A.備案 B.審核
C.注冊 D.批準
2. 取得建造師執(zhí)業(yè)資格,未經( )的,不得以建造師名義從事建設工程施工項目的管理工作。
A.備案 B.審核
C.注冊 D.批準
3. 我國建造師執(zhí)業(yè)劃分為14個專業(yè),下列( )不屬于這14個專業(yè)。
A.通信與廣電工程 B.機械工程
C.機電安裝工程 D.裝飾裝修工程
4. 國家鼓勵和提倡注冊建造師( ),從事國家規(guī)定的其他業(yè)務。
A.一師多崗 B.多師多崗
C.一師一崗 D.多師一崗
答案:
1.C; 2.C; 3.B; 4.A.
多選題
1. 一級建造師應具備的執(zhí)業(yè)技術能力包括( )。
A.具有一定的工程技術、工程管理理論和相關經濟理論水平,并具有豐富的施工管理專業(yè)知識
B.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與施工管理業(yè)務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和行業(yè)管理的各項規(guī)定
C.具有豐富的施工管理實踐經驗和資歷,有較強的施工組織能力,能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
D.接受繼續(xù)教育,更新知識,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
E.有一定的外語水平
2.建造師應具備的執(zhí)業(yè)技術能力包括( )。
A.了解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guī)、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及有關行業(yè)管理的規(guī)定
B.具有一定的施工管理專業(yè)知識
C.具有一定的施工管理實踐經驗和資歷,有一定的施工組織能力,能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
D.接受繼續(xù)教育,更新知識,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
E.有一定的外語水平
3. 建造師的執(zhí)業(yè)范圍包括( )。
A.擔任建設工程項目施工的項目經理
B.從事其他施工活動的管理工作
C.國務院各部委規(guī)定的其他業(yè)務
D.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業(yè)務
E.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其他業(yè)務
4. 建造師在工作中,必須嚴格遵守( ),恪守職業(yè)道德。
A.法律 B.法規(guī)
C.規(guī)章 D.規(guī)范性文件
E.行業(yè)管理的各項規(guī)定
答案:
1.A、B、C、E;
2.A、B、C、D;
3.A、B、D、E;
4.A、D、E.
1Z301020 掌握民事法律與工程建設相關的主要內容
單選題
1.代簽工程建設合同必須采用( )。
A.口頭形式 B.書面形式
C.口頭或書面形式 D.口頭或書面之外的形式
2.商標權的客體是指( )。
A.商標 B.注冊商標
C.馳名商標 D.優(yōu)質商標
3.商標侵權行為由( )嚴格依照商標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guī)定處理。
A.工商行政管理機關 B.人民法院
C.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和人民法院 D.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或人民法院
4.下列選項中,( )屬于國家行政機關。
A.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B.中國建筑業(yè)協(xié)會
C.北京市政府 D.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代表大會
5.下列選項中,( )不屬于國家機關。
A.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B.中國建筑業(yè)協(xié)會
C.北京市政府 D.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代表大會
6.根據代理的法律規(guī)定,在同一訴訟中,律師既代理原告又代理被告的行為屬于( )。
A.無權代理 B.越權代理
C.濫用代理權 D.正常的代理行為
7.根據代理的法律規(guī)定,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同自己訂立合同的行為屬于( )。
A.無權代理 B.越權代理
C.濫用代理權 D.正常的代理行為
8.對于公開的發(fā)明所享有的獨占權是( )。
A.專利權 B.商標權
C.商業(yè)秘密 D.著作權
9.取得商標權的條件是向( )申請注冊。
A.商標局 B.知識產權局
C.工商局 D.工業(yè)產權保護局
10.下列選項中,( )不是專利權的客體。
A.發(fā)明 B.實用新型
C.外觀設計 D.商標
11.下列關于法人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
A.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B.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C.是自然人和企事業(yè)單位的總稱 D.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12.法律關系的產生,是指法律關系的主體之間形成了一定的( )關系。
A.權利和義務 B.合同
C.契約 D.協(xié)議
13.在合同中,客體不變,相應權利義務也不變,此時主體改變也稱為( )。
A.合同變更 B.合同轉移
C.合同轉讓 D.合同移轉
14.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情況,即是( )。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由
C.法律事實 D.法律事端
15.法律行為主體只有取得了相應的( )以后做出的民事行為法律才能認可。
A.民事權利能力 B.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C.民事行為能力 D.民事權利能力或行為能力
16.要式的民事法律行為,必須采用( )。
A.口頭形式 B.書面形式
C.口頭形式或書面形式 D.法律規(guī)定的特定形式
17.外觀設計取得專利權的條件是( )。
A.新穎性 B.創(chuàng)造性
C.盈利性 D.實用性
18.指定代理,是指根據( )的指定而產生的代理。
A.主管機關 B.人民法院
C.主管機關或人民法院 D.主管機關和人民法院
19.在無權代理的情況下,由( )承擔法律責任。
A.行為人 B.代理人
C.被代理人 D.第三人
20.普通訴訟時效期間通常為( )。
A.6個月 B.1年
C.2年 D.4年
21.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 )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A.5年 B.10年
C.20年 D.30年
22.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A.1個月 B.2個月
C.4個月 D.6個月
23.在債的發(fā)生依據中,( )是引起債權債務關系發(fā)生的最主要、最普遍的根據。
A.合同 B.侵權行為
C.不當得利 D.無因管理
24.在債的發(fā)生依據中,( )是指既未受人之托,也不負有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而是自覺為他人管理事務的行為。
A.合同 B.侵權行為
C.不當得利 D.無因管理
25.無因管理行為一經發(fā)生,便會在管理人和其事務被管理人之間產生債權債務關系,其事務被管理者負有賠償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所支付的( )的義務。
A.合理費用及直接損失 B.一切費用及直接損失
C.合理費用及間接損失 D.一切費用及間接損失
26.在債的消滅依據中,同類已到履行期限的對等債務,因當事人相互抵充其債務而同時消滅是( )。
A.抵消 B.提存
C.混同 D.免除
27.提存是債務履行的一種方式。如果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債權人仍不領取提存標的物的,應歸( )所有。
A.提存人 B.國庫
C.債權人的合法繼承人 D.提存人的合法繼承人
28.如兩個相互訂有合同的企業(yè)合并,則產生( )的法律效果。
A.抵消 B.提存
C.混同 D.免除
29.( )是指在他人的所有物上設定的權利。
A.自物權 B.他物權
C.不動產物權 D.動產物權
30.一般情況下,( )不得成為商標權的主體。
A.自然人 B.企業(yè)
C.事業(yè)單位 D.個體工商戶
31.下列選項中,( )屬于國家權力機關。
A.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B.建設部
C.國務院 D.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代表大會
32.義務主體如果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義務,就要承擔相應的( )。
A.民事責任 B.法律責任
C.刑事責任 D.行政責任
33.在代理關系中,如果因為授權不明確而給第三人造成損失,( )。
A.被代理人獨自向第三人承擔責任
B.代理人獨自向第三人承擔責任
C.第三人自己承擔損失
D.被代理人要向第三人承擔責任,代理人承擔連帶責任
34.下列( )不是工程建設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A.主體 B.客體
C.法律關系內容 D.建設法規(guī)
35.人民法院指定一名律師作為離婚訴訟中喪失行為能力而又無其他法定代理人的一方當事人的代理人,屬于( )。
A.法定代理 B.指定代理
C.約定代理 D.委托代理
36.法律意義上的物是指( )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
A.可為人們控制的并具有經濟價值 B.可為人們占有的并具有經濟價值
C.可為人們控制的并具有使用價值 D.可為人們占有的并具有使用價值
37.法律意義上的行為是指( )。
A.人的活動 B.人的有意識的活動
C.人的無意識的活動 D.人的潛意識的活動
38.法律意義上的非物質財富是指人們腦力勞動的成果或智力方面的創(chuàng)作,也稱( )。
A.工業(yè)產權 B.智力成果
C.專有技術 D.專利權
39.權利主體因其他主體的行為而使權利不能實現時有權要求( )加以保護并予以制裁。
A.國家機關 B.國家審判機關
C.國家行政機關 D.國家權力機關
40.法律關系的內容是( )。
A.權利和義務 B.權力和義務
C.權利和責任 D.權力和責任
41.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不復存在,彼此喪失了約束力即為法律關系的( )。
A.中止 B.終止
C.中斷 D.暫停
42.法律事件是指( )。
A.不以當事人意志為轉移的法律行為
B.以當事人意志為轉移而產生的自然現象
C.以當事人意志為轉移而產生的社會現象
D.不以當事人意志為轉移的法律事實
43.行為,是指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包括( )。
A.消極的作為或不作為
B.積極的不作為或消極的作為
C.積極的作為或不作為
D.積極的作為或消極的不作為
44.下列關于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民事權利能力是指通過自己的行為參加民事活動,享有民事權利和負擔民事義務的法律資格
B.民事權利能力是指能夠參加民事活動,享有民事權利和負擔民事義務的法律資格
C.民事行為能力是指能夠取得民事權利和負擔民事義務的資格
D.民事行為能力是指能夠取得民事權利和負擔民事義務的法律資格
45.民事行為能力是指通過自己行為( )的資格。
A.取得民事權利 B.取得民事權利和負擔民事義務
C.負擔民事義務 D.取得民事權利或負擔民事義務
46.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承擔民事責任。
A.代理人對自己的行為 B.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
C.代理人對第三人的行為 D.被代理人對第三人的行為
47.公民委托律師代理訴訟屬于( )。
A.法定代理 B.指定代理
C.約定代理 D.委托代理
48.父母作為監(jiān)護人代理未成年人進行民事活動屬于( )。
A.法定代理 B.指定代理
C.約定代理 D.委托代理
49.若李某接受王某的委托從事違法活動,則( )。
A.由李某承擔責任 B.由王某承擔責任
C.由李某或王某承擔責任 D.由王某和李某承擔連帶責任
50.基于法律的直接規(guī)定而產生的代理屬于(?。?。
A.直接代理 B.指定代理
C.委托代理 D.法定代理
51.著作權屬于( )。
A.物權 B.債權
C.知識產權 D.人權
52.代理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限范圍或代理權終止后進行活動,屬于( )。
A.非法代理 B.表見代理
C.無權代理 D.越權代理
53.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保護其權利時,法律規(guī)定消滅其( )的制度。
A.起訴權 B.勝訴權
C.申訴權 D.請求權
54.短期訴訟時效期間為( )。
A.6個月 B.1年
C.2年 D.4年
55.物權的客體只能是( )。
A.債 B.物
C.行為 D.智力成果
56.在債的發(fā)生依據中,( )是指沒有法律或合同根據,有損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
A.合同 B.侵權行為
C.不當得利 D.無因管理
57.在債的消滅依據中,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履行,經公證機關證明,債務人將履行的標的物提交有關部門保存的行為是( )。
A.抵消 B.提存
C.混同 D.免除
58.在債的消滅依據中,某一具體之債的債權人和債務人合為一體是( )。
A.抵消 B.提存
C.混同 D.免除
59.( )是指權利人對自己的所有物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A.自物權 B.他物權
C.用益物權 D.擔保物權
60.( )是指對他人所有物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A.自物權 B.他物權
C.用益物權 D.擔保物權]61.國有土地使用權屬于( )。
A.自物權 B.不動產物權
C.用益物權 D.擔保物權
62.( )是指為了擔保債的履行而在債務人或第三人特定的物或權利上所設定的權利。
A.自物權 B.不動產物權
C.用益物權 D.擔保物權
63.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等都是( )。
A.自物權 B.不動產物權
C.用益物權 D.擔保物權
64.商業(yè)秘密權屬于( )。
A.物權 B.債權
C.知識產權 D.人權
65.商標權屬于( )。
A.物權 B.債權
C.知識產權 D.人權
66.專利權屬于( )。
A.物權 B.債權
C.知識產權 D.人權
答案:
1.B; 2.B; 3.D; 4.C; 5.B; 6.C;
7.C; 8.A; 9.A; 10.D; 11.C; 12.A;
13.C; 14.C; 15.B; 16.D; 17.A; 18.C;
19.A; 20.C; 21.C; 22.D; 23.A; 24.D;
25.A; 26.A; 27.B; 28.C; 29.B; 30.A;
31.D; 32.B; 33.D; 34.D; 35.B; 36.A;
37.B; 38.B; 39.A; 40.A; 41.B; 42.D;
43.D; 44.B; 45.B; 46.B; 47.D; 48.A;
49.D; 50.D; 51.C; 52.C; 53.B; 54.B;
55.B; 56.C; 57.B; 58.C; 59.A; 60.C;
61.C; 62.D; 63.D; 64.C; 65.C; 66.C.
[解析]
2.答案B:
商標使用人是否申請商標注冊取決于自己的意愿。未經注冊的商標,其使用人不享有專用權,無權禁止他人在同種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所以商標權的客體是注冊商標。
6.答案C:
濫用代理權表現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同自己實施法律行為;代理雙方當事人實施同一個法律行為;代理人與第三人惡意患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
11.答案C:
法人是享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能以自己名義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團體。C項的表述改變了法人概念的外延,首先,法人不是自然人;其次,法人不僅包括企事業(yè)單位,政黨、人民團體等也屬于法人。
17.答案A:
專利權分為發(fā)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發(fā)明、實用新型取得專利權的條件是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和實用性;外觀設計取得專利的條件是新穎性。
19.答案A:
因為是無權代理,所以代理關系沒有產生,因此,也就沒有代理人。故本題選A行為人。
29.答案B:
考生應注意物權的不同分類及分類標準,尤其注意他物權和用益物權的區(qū)別,盡管定義相似,但是二者的分類標準不同。
36.答案A:
注意概念表述的準確性。法律意義上有物是指可為人們控制的并具有經濟價值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
53.答案B:
超過訴訟時效,依然可以起訴,但失去勝訴權。
多選題
1.債權和物權的不同體現在( )。
A.主體不同 B.客體不同
C.內容不同 D.主觀方面不同
E.客觀方面不同
2.代理有三種形式,分別是( )。
A.委托代理 B.邀請代理
C.約定代理 D.法定代理
E.指定代理
3.濫用代理權表現為( )。
A.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同自己實施法律行為
B.代理雙方當事人實施同一個法律行為
C.超越代理權限范圍進行活動
D.代理權終止后進行活動
E.代理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4.下列選項中( )訴訟時效為1年。
A.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B.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C.技術合同爭議的 D.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E.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
5.下列選項中( )屬于委托代理終止的原因。
A.代理期限屆滿 B.被代理人取得民事行為能力
C.代理人辭去委托 D.代理人死亡
E.代理事務完成
6.國家權力機關參加建設法律關系的職能是( )。
A.審查批準國家建設計劃 B.審查批準國家預決算
C.制定和頒布建設法律 D.監(jiān)督具體建設工程的實施
E.監(jiān)督檢查國家各項建設法律的執(zhí)行
7.商標的構成要素指( )。
A.商標的名稱 B.商標的圖案
C.商標的形狀 D.商標的大小
E.商標的顏色
8.專利權的主體包括( )。
A.發(fā)明人 B.設計人
C.社會組織 D.外國人
E.發(fā)現人
9.著作財產權包括( )。
A.發(fā)表權 B.發(fā)行權
C.復制權 D.展覽權
E.編輯權
10.著作人身權包括( )。
A.發(fā)表權 B.發(fā)行權
C.署名權 D.修改權
E.保護作品完整權
11.知識產權的四大基本特征是( )。
A.專有性 B.具有人身權和財產權的雙重屬性
C.地域性 D.盈利性
E.時間性
12.下列選項中( )是我國承認并以法律形式加以保護的知識產權。
A.著作權 B.專利權
C.先進技術 D.先進工藝
E.商標權
13.物權的保護包括( ?。?。
A.請求確認物權 B.請求給予刑罰處罰
C.請求排除妨礙 D.請求返還原物
E.請求損失賠償
14.下列關于債權和物權的敘述中正確的有( )。
A.債權是對人權 B.物權是對事權
C.債權是相對權 D.物權是絕對權
E.物權的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都是不特定的
15.工程建設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包括( )
A.主體 B.客體
C.內容 D.主觀方面
E.客觀方面
16.下列選項中( )訴訟時效為1年。
A.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B.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C.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D.技術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仲裁的
E.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仲裁的
17.訴訟時效的種類包括( )。
A.普通訴訟時效 B.短期訴訟時效
C.中期訴訟時效 D.權利的最長保護期限
E.特殊訴訟時效
18.下列選項中( )屬于法定代理終止的原因。
A.代理期限屆滿 B.被代理人取得民事行為能力
C.代理人辭去委托 D.代理人死亡
E.代理事務完成
19.代理人在代理活動中應注意下列問題( )。
A.應在代理權限范圍內進行代理活動
B.應親自進行代理活動
C.應認真履行職責
D.應嚴格按被代理人的指示活動
E.不得濫用代理權
20.委托代理應注意下列問題( )。
A.被代理人應慎重選擇代理人 B.被代理人不得取消委托
C.被代理人不得更換代理人 D.委托授權的范圍要明確
E.委托代理的事項必須合法
21.在代理關系中,通常涉及三方關系人,即( )。
A.代理人 B.利益相關人
C.被代理人 D.利害攸關人
E.第三人
22.行為內容合法是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之一。該要件要求行為人實施的民事行為( )。
A.不違反法律 B.不違反行政法規(guī)
C.不得違背社會公德 D.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E.不得違背風俗習慣
23.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有( )。
A.法律行為主體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B.經過登記或備案等程序
C.行為人意思表示真實
D.行為內容合法
E.行為形式合法
24.法律關系的變更,是指法律關系的( )發(fā)生變化。
A.主體 B.內容
C.客體 D.主觀方面
E.客觀方面
25.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 )
A.人 B.財
C.物 D.行為
E.非物質財富
26.行政機關包括( )。
A.國務院 B.國務院所屬各部委
C.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D.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E.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
27.國家權力機關是指(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D.各級人民政府
E.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8.建設法律關系主體,主要是指參加、管理或監(jiān)督建設活動,受建設工程法律規(guī)范調整,在法律上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 )。
A.自然人 B.法人
C.其他組織 D.政黨
E.協(xié)會
答案:
1.A、B、C; 2.A、D、E; 3.A、B、E;
4.A、B、D、E; 5.A、C、D、E; 6.A、B、C、E;
7.A、B、E; 8.A、B、C、D; 9.B、C、D、E;
10.A、C、D、E; 11.A、B、C、E; 12.A、B、E;
13.A、C、D、E; 14.A、B、C、D; 15.A、B、C;
16.A、B、C; 17.A、B、D、E; 18.B、D;
19.A、B、C、E; 20.A、D、E; 21.A、C、E;
22.A、B、C、D; 23.A、C、D、E; 24.A、B、C;
25.B、C、D、E; 26.A、B、C、E; 27.A、B、C、E;
28.A、B、C.
[解析]
10.答案A、C、D、E:
發(fā)表權是指決定作品是否公之于眾的權利,屬于著作人身權;發(fā)行權是指以出售或者贈予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屬于著作財產權。考生注意二者的區(qū)別。
27.答案A、B、C、E:
我國的國家機關分為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是國家權力機關,各級人民政府及政府各部門是國家行政機關,法院、檢查院司法機關。
28.答案A、B、C:
注意各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政黨和協(xié)會都屬于法人。
34.答案A、B、E:
超越代理權限范圍進行活動和代理權終止后進行活動屬于無權代理情況,應予以排除。本題正確選項為A、B、E.

